淞沪会战?1932淞沪会战简介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淞沪会战和1932淞沪会战简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淞沪会战以及1932淞沪会战简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淞沪会战时间
  2. 淞沪会战简介
  3. 为什么叫淞沪会战
  4. 淞沪会战是哪年
  5. 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的时间是何时

一、淞沪会战时间

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为发动对中国的全面进攻,于1937年8月13日进攻上海,拉开了淞沪抗战的序幕。此次战役中,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三、六、九、十一、十三、十八、一一四等12个师团及海空军、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

1937年8月14日,当地**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87、88师等部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试图赶敌下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11月13日,**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江阴保卫战开始;至此**以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的代价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话语,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二、淞沪会战简介

1、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

2、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主义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1932年2月14日,**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1932年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中**队**退守第二道防线。

4、1932年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

三、为什么叫淞沪会战

问题一:请问淞沪会战的淞指的是什么淞沪泛指吴淞口和上海地区.

淞,指的是淞江,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问题二:解析为什么叫淞沪会战因为在吴淞口和上海(沪)打的,所以叫松沪会战。

问题三:淞沪会战中淞是什么意思不光淞沪会战所有的对日作战都是中国伤亡比例高哪怕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主要原因还是装备和**素质问题

虽然**的装备也不好:单兵主要兵器居然还是日俄战争时期的三八式!但赖好人家是制式装备标准统一中国的什么**军、地方军这个军那个军的装备都不统一而且差别特别大嫡系王牌部队用德式装备地方部队什么汉阳造缴获的三八式甚至**鸟铳都上了打起仗来**供给都成难题协同作战的时候这样的问题更突出

另外火炮、海空军方面日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素质方面不是说我们的战士就不如日军勇敢但射击、格杀、还有隐蔽、行进间的协同配合这些人家都是花大力气训练过的我们的**除了嫡系王牌和宪兵有德国专家顾问给专门训练过其他的哪**的练过这些打仗光凭血性肯定是要大伤亡的

最后再说指挥中国方面淞沪会战的战略是成功的但战术却是错误的华北事变以后中国没有向北方增兵而是发起了淞沪会战从战略上打乱了日军的侵略计划另外南方的地形显然也**了日军的机械化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推进时间为持久战打下了基础但战术方面按理说肯定是利用外围地形层层抵抗消磨日军的士气(就像武汉保卫战那样)最有效但**为了表现出抗战决心争取到国际同情把部队一次性全投入到城区日军的密集炮火下精锐部队损失很大后来实在拼不动了又放弃阵地想重新组织南京保卫战但兵败如山倒啊已经被打残的部队让人在***后面追着打损失能不大吗?

问题四: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淞沪会战,怎么说呢,本来就是一个必败的战斗,从这个战役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的。

因为二战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陆战,而是一个陆海空三军作战的联合作战方式了。而上海这个城市,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三面环海。一片平原,城市为主,郊区全部是滩涂地。典型易攻难守的城市。

中国的海军肯定不能和日本竞争的,日本的海军当时规模世界第三,战斗力世界第二。中国的海军总吨位加一起,都没有日本两艘大型战舰吨位大。

日本的空军更是比中国空军强大,当时中国空军刚刚起步,日本已经是很发达了,而且当时日本的**是世界上最多的也是最强的,这点必须注意。

陆军方面日本人的远程火炮火力和近距离作战的火力都比日本人强。中**队一个军的火力都赶不上日本一个旅团的也有可能,当然德械师的火力要好一些。

在一个三面环海的平原城市作战,中日两军,中国海军没有抵抗就自沉到长江口吴淞口附近了。也就是自动让出了制海权。空军虽然顽强作战,但是很快**本人蜂群一般的战机淹没了。没多长时间就基本打光了。制空权也没有了,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一个三面环海的城市里,而且这个城市还**本海军的大口径舰炮的射程内。你说这仗怎么打,不输还有跑么?

首先,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日本人侵略,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反击,不抗战,那在国际上会抬不起头来,对国内也没法交代。通俗的说,也就是人家都欺负到你家门口了,你就算明知可能打不过对方也要拼一下,不然太丢人了。说到国家,那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血性的问题了。

其次,当时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各大国的租借和实力范围,所以上海抗战也是最好的对外宣传,也可以让外界看到日军的残**。同时因为上海各国都有利益,日本打上海也相应的侵犯了各国利益,所以能引起各国的一些反应。促成各国对日本的一些**等。

最后,淞沪会战从开始那一天就几乎决定了是必败的一仗,可是为什么当时老将还吧全国最优秀的部队包括自己的很多一线嫡系部队都拉上去打光了呢。主要这一仗必须打,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会战必败,但是从**角度来说,必须打。**永远是决定军事的,所以淞沪会战必须打,要打就要打出点样子来才行,对国际社会,对国内百姓也要有个交代,对后代也是如此,起码让世界上知道,中国人也是有血性的。

淞沪会战,虽然败了,但是对中日乃至以后二战对日作战战场各国都有很深远的影响。中国世界大国地位也是这场战斗树立起来的。当一个国家拼光了自己最精锐的75万**后,虽然间接结果是丢了首都,但是依然在抗战,依然有一个*****在更加有力的领导这个国家。确实让世界都惊讶的。

可以看下二战开始参战各大国的表现,法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这些当时世界上一流国家。都表现怎样呢。

法国一个月就**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一个月就完蛋了。

英国还好从法国扯下一些兵,要不是岛国,被德国灭了,而英国在亚洲,**本人追兔子一般赶着跑,在亚洲的百万英联邦部队被20万日军两个月击败,丢了大概一个中国那么大的区域,几十万人投降。

苏联更惨,开战两个月后,几百万**就完了,被俘就400万左右。丢失的国土呢,比中国还惨。

美国也不光彩开战一个月,几十万**惨败,被俘就十几万。NB的不得了的麦克阿瑟,也只能趁着夜色偷偷的做小艇躲避日军海上**逃跑。丢失了好大地区。战略防御线退了大半个地球,甚至退到了赤道以南。自己的**斯加州也**本占领几个岛子。

两个月,同样是两个,中国在淞沪抗战相比,比这些大国表现不差的。...>>

问题五:淞沪抗战与淞沪会战的有什么区别,还是意义一样的。两个战役发生的时间不同,将领也不同.淞沪抗战:时间: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主要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等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1月27日夜,日军步兵在浪人的掩护下前进,遭到中方**例行询问,当浪人辩解时,其后的步兵突然开枪。4名**迅速进入掩体还击,淞沪抗战正式爆发。盐泽幸一扬言三天占领上海。上海军民义愤填膺,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结果: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中**队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主要将领:**、张治中、陈诚等经过: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事件发生后,中国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8月13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埔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结果:11月5日拂晓,日军利用大雾、大潮在杭州湾的全公亭、金山咀**,对淞沪实施迂回包围。中国右翼军部分沿海守备部队已抽调支援市区作战,猝不及防,阵地相继失守,战局急转直下。日军第10集团军于11月6日占领金山,力图与上海派遣军达成合围。****于11月8日下令全线撤退,日军于11月9日占淞江、11月12占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问题六:你觉得淞沪会战的意义是什么在淞沪会战的3个月中,全中国上下团结一心,达成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的共识。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中国坚持抗击日寇达到百日之久,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淞沪会战的意义更在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的妄言,将中日战争拖入持久战。一旦日军无法速战速决,也就决定了它最后失败的命运。

问题七: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是怎么回事是这样的,813淞沪抗战后期,日军10军从金山卫**,包了后路

前线部队有陷入重围的危险,只能撤退

当时考虑到掩护苏州河北部分部队撤退和彰显存在的考虑

88师留了一个营,在四行仓库坚守

当时有记者采访负责的谢晋元,问他有多少人,他说:有800壮士,取田横800壮士之数

问题八:日本全面侵华,为什么要先在上海打淞沪会战,然后再打南京。是必然还是偶然。首先在打淞沪会战之前,日军在上海驻有海军陆战队的3000人,而且上海离南京实在是太近了,为了首都的安全,国民***也不可能容忍日本人在上海有这么一支部队的,而且当时蒋光头手里有着刚组建的3个德械师,这可都是**军精锐中的精锐。况且当时七七事变刚过,民众一致要求*****。

看待一个历史事件既有他的必然因素也有他的偶然因素,必然因素是日军的大战略,攻陷南京逼迫国民***投降,来达到他三个月内***的野心。偶然因素是就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前夕的8月9日,日本驻上海丰田纱厂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斋藤驾车要求强行进入虹桥机场,被守卫机场的中国宪兵制止,随后事件逐渐升级,这两人被击毙,日本人认为是中国方面的有意挑衅。这就是上海虹桥机场事件,也叫虹桥事变。

最终就是中日双方都不断增兵上海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20万人,而**方面先后投入78个师、7个**旅、3个暂编旅、**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在75万人以上。

虽然说八一三淞沪抗战我们是失败了,最后南京沦陷,但是其意义是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立场,绝不向日军投降。

问题九:淞沪会战,沪是指上海,那么淞是指哪个城市?淞是指江苏吴淞江地区淞沪会战是指江苏吴淞江与上海黄浦江的回合流域地区。“淞”指的是“吴淞”(即吴淞口),在中国上海市北部,是黄浦江注入长江口。

当时上海和吴淞口还有一段距离,不是一个地方。上海称为“沪”。

“淞沪会战”时,日本人是从吴淞口打到上海市区,故如此称之。

四、淞沪会战是哪年

1、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2、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队投入最精锐的**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3、淞沪会战中日军因**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

4、国际法泰斗厉声教曾评价称:“淞沪会战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起到重大作用。”

五、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的时间是何时

1、一、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2、二、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3、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队投入最精锐的**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4、淞沪会战对中国**的持久影响:

5、延续3个月空前惨烈的淞沪会战极大的改变了上海都会成长的空间格局。上海的姑苏河以北地域,包含上海大众租界的北区和东区,和闸北华界,因为节制了黄浦江卑鄙岸线,和陆上流派火车坐,曾是20世纪初上海都会成长最敏捷的地域。

6、淞沪会战时代,闸北和虹口成为中日两军对立的火线,闸北几近100%毁于烽火,虹口和杨树浦的丧失到达70%,别的南郊区和吴淞的丧失也相当紧张。

7、有数的修建物葬身火海,上百万本地住民**出亡到姑苏河以南的租界地域。尔后,上海都会的菁华彻底会合于姑苏河以南面积有限的租界地域,姑苏河以北地域紧张败落,对上海后来的都会成长造成为了持久性影响。

8、战役废墟上后来曾构成**难民聚居的穷户窟,曾是上海很长时代内极为夺目的都会景观。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关于淞沪会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