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栈桥的一些知识点,和玻璃栈道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栈桥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
1、栈桥的由来与历史: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0米,宽10米。
2、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3、回澜阁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的重要标志。
4、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名建筑。
5、飞阁回澜“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到日本寻找这块牌匾,都没有找到。当前“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二、青岛栈桥景点介绍
1、青岛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景点之一,是**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AAA**旅游景区。
2、青岛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青岛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
3、桥身供游人参观并在此停靠旅游船,由此乘船可看海上青岛。
4、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现在是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5、青岛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
6、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7、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设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观赏海天景色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8、2006年,栈桥及回澜阁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什么是栈桥
栈桥——形状像桥的建筑物,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或专供施工现场交通、机械布置及架空作业用的临时桥式结构。在土木工程中,为运输材料、设备、人员而修建的临时桥梁设施,按采用的材料分为木栈桥和钢栈桥。铁路轮渡中的栈桥,是供机车车辆驶上和驶下渡船的桥梁建筑物。
四、栈桥的由来和历史
1、栈桥的由来: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栈桥的历史:青岛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供给线”,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
2、青岛栈桥全长440米,宽8米,钢混结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3、桥北沿岸,辟为“栈桥公园”,园内花木扶疏,青松碧草,并设有石椅供游人憩坐,观赏海天景色。
4、青岛栈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式管理;2000年4月1日以后,实行对游人收费的封闭式管理。2003年3月5日开始,青岛栈桥重新免费**。
5、平日栈桥上的游客非常多,尤其是各种节假日;行走在栈桥边需注意安全,也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6、旺季07:00-19:00;淡季08:00-17:30。
五、栈桥是什么意思
1、基本释义:火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的一种构筑物,形状略像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
2、zhàn:声母zh,韵母an,读第四声。
3、qiáo:声母q,介母i,韵母ao,读第二声。
4、基本释义:也叫阁道、栈阁。在山的悬崖陡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修成的窄道。
5、基本释义:备简陋的旅馆,有的兼供客商堆货并**转运。
6、基本释义:营业性质的堆放货物的房屋或场地。
7、基本释义:代人存放货物并为人介绍买卖的地方。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