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忆江南白居易,以及忆江南拼音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白居易那“谁不忆江南”的全诗是什么
1、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自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本调遂改名为《忆江南》。《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2、〔题考〕本调原名〔望江南〕。。白乐天作〔忆江南〕三首,第一【江南好】,第二、第三【江南忆】,自注云:「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见【碧鸡漫志】)于是又名〔江南好〕,〔江南忆〕;而〔忆江南〕本名,亦以此而起。此外刘禹锡词,首句作「春去也」;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之句:因又名为〔春去也〕、〔梦江南〕、〔望江南〕。而【全唐诗】于李后主〔忆江南〕注又名〔归塞北〕;万氏【词律】,又有〔梦江口〕之名。至梁武帝与沈约之〔江南弄〕各曲,或以为亦〔忆江南〕之别名;此调异名,可谓伙矣。
3、〔作法〕本调二十七字。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与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调三、四两句,其句法全与平起七言诗中之颔联无异;是以作者多用对偶,以求工整,历来词家,正多其例也。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②,春来江水绿如蓝③。能不忆江南?
5、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6、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二、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分别是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6、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迟早会再次相逢。
7、白居易早在青年时期就曾漫游江南,行旅苏、杭。其后又在苏杭做官,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十月到任,长庆四年五月任满离杭,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三月徐苏州刺史,五月到任,次年秋天因目疾免郡事,回到洛阳,这时候,他五十五岁。
8、苏杭是江南名郡,风景秀丽,人物**,给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洛阳之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这三首忆江南是他晚年所作。
9、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天的景色。
1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开头是说,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间两句是说,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为相同颜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
12、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粼粼。在这里因为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相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13、“能不忆江南?”末句是说,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当作者信马寻春,看见的水都是黄的,花呢,还因春寒料峭尚未开,他触景生情,怎能不追忆江南春景?怎能不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
14、“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第二首开头是说,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第二首紧承前首结句“能不忆江南”,将记忆的镜头移向杭州。
1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中间两句是说,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这两句词,都有人有景,以人观景,人是主体。所不同的是:上句以动观静,下句以静观动。
16、“何日更重游?”末句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这首诗仅就作者的内心活动而言,已蕴**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哲理,值得人们深思。
17、第三首诗,追忆苏州往事。“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开头是说,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照应第一首的结尾和第二首的开头,把镜头移向苏州。
18、“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中间两句是说,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美丽的芙蓉。一面品尝美酒,一面欣赏美女双双起舞。“春竹叶”,是对“吴酒一杯”的补充说明。
19、“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可解释成春天酿熟的酒,也可解释为能给饮者带来春意的酒,从“春”与“醉”的对偶来看,后一句解释也许更符合原意。“醉芙蓉”是对“吴娃双舞”的形象描绘。以“醉”字形容“芙蓉”,极言那花儿像美人喝醉酒似的红艳。“娃”,美女。西施被称为“娃”。
20、开头不说忆苏州而说“忆吴宫”,既为了与下文协韵,更为了唤起读者对于西施这位绝代美人的联想,读到“吴娃双舞醉芙蓉”,这种联想就更加活跃了。这两句,前宾后主,喝酒是为了观舞助兴,着眼点落在“醉芙蓉”似的“吴娃”身上。
21、“早晚复相逢?”末句是说,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早晚”,当时口语,它的意思与“何时”相同。
三、《忆江南》表达了白居易的什么情感
1、第一首词总写作者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2、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
3、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4、《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这三首词各自**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7、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8、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9、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10、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11、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12、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13、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14、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忆江南三首
四、《忆江南》古诗全文
1、《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4、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5、其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6、其二: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7、其三: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
8、第一首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歌咏苏州,选取竹叶春酒和吴娃醉舞,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