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宜昌美食推荐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宜昌的一些知识点,和宜昌美食推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宜昌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2. 湖北宜昌属为哪个市
  3. 宜昌的历史等
  4. 宜昌属于哪个省
  5. 宜昌有哪些称誉

一、宜昌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1、宜昌属于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设立地级市。

2、宜昌依长江而建,是国家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交通动脉。宜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3、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位于中**带与北**带的过渡地带,属**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宜昌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5、宜昌市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6、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清江画廊度假风景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7、宜昌市柴埠溪峡谷风景区、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三峡石牌要塞旅游区、宜昌市三游洞风景区、三峡大瀑布风景区(晓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宜昌九畹溪风景区、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高岚朝天吼漂流景区、当阳玉泉寺景区、三峡湿地杨守敬书院、百里荒风景区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宜昌(湖北地级市)

二、湖北宜昌属为哪个市

截至2019年,湖北宜昌属于湖北省。

截至2019年,全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省辖市依次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自治州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

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员公署领导。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

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

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重设宜昌专员公署。

1962年10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员公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

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委员会。

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

1978年10月,撤销宜昌地区**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6月,宜昌市恢复为省辖市。

1984年7月13日,**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86年12月13日,**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

1987年11月30日,**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为适应**和发展的需要,经**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1995年3月21日,**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区。1996年7月30日,**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

2001年3月22日,**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

参考资料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概况

三、宜昌的历史等

1、历史悠久的宜昌,是古代巴文化的摇篮、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屈原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记录了无数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古城周围山川形胜天下称奇,历朝历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学者先后来过宜昌。他们无不陶醉于此,留连于斯。自唐宋以来,这里因地理位置偏远,又成为朝廷作安置处罚官史的地方,遭贬而来的有朝中正直大臣和一些不明不白被贬谪的文人学士。他们各自的经历和苦吟而出的无数诗文,又给这里留下一部值得研究的“古代贬官文化史”。

2、南朝齐梁间思想家、《神灭论》的作者范缜,仕齐任宜都(宜昌古称)太守。在任期间,一方面废**祀,教民破除迷信鬼神;一方面鼓励民众勤于农事,安居乐业。政绩斐然,为民称颂。1600年前,东晋人袁崧在这里考察山川形貌,写下了对古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宜都记》,被现代学者钱钟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我国最早**成篇的山水记。至唐代,大诗人李白成长于四川,虽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还是三次历三峡之险,而且**吟唱三峡之美。“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句。公元725年,李白离蜀出峡,曾在夷陵(宜昌古称)小住。住了多久?《郢门(即荆门)秋怀》一诗说:“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已作了回答。他的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可说是历史上最先对江水出峡、险夷交替景象的生动描绘。除了李白,杜甫与三峡更有一段诗缘。他在夔州一住就将近两年,写出了《白帝城最高楼》、《八阵图》、《咏怀古迹》、《登高》、《秋兴》等诗作400余首,可算是创作上的大丰收,他在夔州居住过的地方,曾建有杜公祠,遗址尚存。公元768年春,杜甫离夔州东下,抵峡州(宜昌古称)后受到地方官的热情款待,并在下牢溪畔的津亭,为他设宴洗尘。他写了《春夜峡州田待御长史津亭留宴》一诗以记其事。他还游览了附近的山川,所写《**行》一诗,生动地描述了**(在宜昌境内)的险峻形势。唐元和十三年(818),诗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升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与弟白行简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元镇,由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徙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出峡东下。三人于元和十四年三月相逢于夷陵(宜昌古称),便乘舟同游江上。他们在上牢溪上岸寻幽时,发现岩壁间有一奇洞,便入洞饮酒叙怀,通宵不寐。言末尽意,又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为记其事,白居易特作《三游洞序》,诗与文均抄写在洞壁上。今诗已失传,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的《三游洞序》碑。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成为后世的游览胜地。同时期的唐代“茶圣”、著名学者陆羽,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茶叶专家,而且也善诗文,平生著述不下五十卷。他考察栽培茶树及水质情况,走遍了全国山川。峡州(宜昌古称)本茶叶故乡之一,峡江两岸当然也留下他的足迹。他将天下水列入前茅者计二十种,而鉴别西陵峡口**泉水为第四品,故**泉号称天下第四泉。又鉴别香溪水为第十四品,因而香溪也有天下第十四泉之称。在他的专著《茶经》中还记载有: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对峡州茶叶也评价甚高:“山南,以峡州上”。至宋景祐三年,一代文宗欧阳修坐贬夷陵县令。他在此任县令时,体察民情,教民建瓦屋,增城栅,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还用他那支妙笔,为我们记述了北宋时期古城的市貌风情。“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画图夸”便出自欧阳修之手。他在任约一年时间,留下了《与尹师鲁书》、《峡州至喜亭记》、《祭桓候文》、《黄杨树子公赋》、《夷陵九咏》等诗五十余篇(首)。其中不少篇章是今天研究宜昌历史的重要资料。三游洞岩壁上,还保留欧阳修亲笔题刻一处。为纪念这位文学**,明代在夷陵城(今宜昌城)东修建了“六一堂”,现有迹可导。近年,宜昌**门在三游洞附近山头,修建了仿古建筑“至喜亭”,并在亭中竖立了新镌刻的《峡州至喜亭记》碑。到宋嘉祐年间,著名文学家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县)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受任。途经三峡,对峡中风物多有吟诵。到夷陵(宜昌古称)后,“三苏”同游了三游洞,在洞中各赋诗一首写在洞壁上,因而被世称作“后三游”。苏轼过三峡,还留存《入峡》、《出峡》、《至喜堂》、《黄陵庙》、《峡州甘泉》等诗篇。此外,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被贬到涪州(今四川涪陵)、黔州(今四川彭水)期间,曾于绍圣二年、**元年三次到峡州(宜昌)游览三游洞,并题名洞壁,书写了《三游洞序》。惜所书《三游洞序》已失,只在洞壁上还残留他的手迹一处。黄庭坚还在四川万县留下了宝贵的《西山碑》。所著《黔南道中记》,有关于三峡**的记述,也描绘了三游洞的奇观。到了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年曾至川陕一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旅生活。在这里,他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初发夷陵》,又在他的《入蜀记》中,对夷陵古城名胜作了生动的描绘。孝宗乾道六年(1170)入蜀时道经三峡,写了不少诗文。在三游洞游览时,取山下清洌的泉水煎茶,觉得很甜美,便写了一首七律诗记述这件事,在诗中赞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于是便留下了“陆游泉”这个名胜。明清时代,宜昌古城内读书之风甚浓,随着社会稳定,加之读书人中涌现出刘一儒、王篆、赵勉、顾嘉衡、王世恩等一批学业有成的人物。城内相继兴建起尔雅书院、墨池书屋等院舍,使古宜昌城成为鄂西学子们向往的地方。宜昌城内现残存欲倾的青灰色砖木结构建筑物,大多是这一时期所建。这些古宜昌人的宅院,虽然大多只剩断壁残墙,但当年的飞檐翘角,仍古朴典雅依稀可辩。时人把每栋这样的宅院门庭称之为“朝门”。一座朝门宅院内有五、六道门坎,各家门梁柱上的雕画十分讲究,门口两旁多立有石凳、石鼓。街巷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使整个街巷显得十分幽深、恬静。从而形成古宜昌宅院建筑特色。

四、宜昌属于哪个省

宜昌市,湖北省辖地级市,古称夷陵。介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地处中国中部、湖北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截至2022年,全市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

宜昌市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连续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是**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2023年,被评为三线城市。宜昌是长江三峡起始地,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拥有水电站四百余座(含三峡大坝、葛洲坝),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凉虾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红糖水后饮用,风味更佳,是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由路边小贩经营,多为家庭自制。

萝卜饺子虽然也叫饺子,但其制作原料以及制作方法却与北方水饺大相径庭。北方水饺主要原料为面粉、瘦肉和蔬菜,而萝卜饺子主要原料为大米、黄豆和萝卜。北方水饺多为下水煮熟,而萝卜饺子则非下油锅炸不可,否则就不能成形。所以吃起来的时候,水饺要输萝卜饺子一段香脆。

鱼腥草,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药。宜昌市境内均有生长,多为野生,还有人工载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茎肥嫩者为佳。

五、宜昌有哪些称誉

1、宜昌,位于长江三峡东口,号称“川鄂咽喉”,有“世界电都”“三峡明珠”之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奠定了其在全国和国际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景区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长江三峡、九畹溪漂流、屈原故里和昭君故乡等。葛洲坝:位于市西北的南津关,是长江干流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包括发电站、船闸、泄洪闸、冲沙闸等工程,如图7-15所示。

2、电站厂房长200m,高70m,雄伟壮观。闸下瀑布倾泻,如碎玉飞雪;坝上库内烟波浩渺。大坝西北的西陵山腰有著名的三游洞,溯江而上不远有名胜黄陵庙

3、长江三峡:国家首批5**旅游景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坝址在南津关上游三斗坪,大坝全长1983m,坝高185m,横截长江,宏伟壮观,如图7-16所示。

4、最高蓄水位175m,形成宜昌至重庆绵延650km长的“群山倒映山浮水”的美妙“三峡平湖”风光,被誉为“东方日内瓦”。屈原故里和昭君故乡:秭归县城有楚国诗人屈原的墓、纪念馆和屈原庙等胜迹。每年端午节赛龙舟,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沿风景优美的香溪河谷上行15km的三闾即屈原故里,再上行数十千米便到了兴山县的昭君村,即为王昭君故乡,现遗存有昭君宅、井、台和昭君纪念馆。

关于本次宜昌和宜昌美食推荐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