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原因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圆明园简介这个问题,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圆明园的简介
  2.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简介 圆明园的简介
  3. 圆明园的资料简介
  4. 圆明园的简介介绍

一、关于圆明园的简介

关于圆明园的简介,圆明园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曾经也是非常辉煌的一个建筑,所以很多人对于古代的圆明园都是非常好奇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关于圆明园的简介。

1、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2、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3]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3、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

罢热河避暑与木兰**,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4、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亲自命名的,一共150余景,它的占地面积共有5200余亩,是清代末朝著名的皇家园林。最初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赐给康熙皇帝的皇四子,后来的雍正皇帝。

圆明园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不断经过修缮完整,使之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宏伟。但是在咸丰十年八月即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占领圆明园,使圆明园遭到了巨大的**。在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圆明园又遭到另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十分重视对圆明园的重建和保护,于是逐步展开了对圆明园的修整工作。现在,圆明园被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他汇聚了当时江南名园胜景的特色,融合中国造园艺术的精华,用巧妙的艺术手法把诗情画意融化于景象当中。

圆明园中最著名的景观当属正大光明殿,用来上朝听政使用。圆明园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以及举行宴会的蓬岛瑶台。这些美丽的景象,使皇帝坐在岸边,山上就可以欣赏到美丽风光。

圆明园,又称为圆明三园、夏宫,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并抢掠走了了绝大部分园藏珍宝文物。那么园明园里究竟有多少宝贝?没有人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现在所得出的数字,也仅仅是推测而已。

按照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大约在150万件左右,再加上道光年间内务府人一份清点奏折所述:故宫内存银锭290505个,圆明园存银锭280694个、各式吉祥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

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依种种推测,人们判定当时圆明园的收藏收藏珍宝文物数量应该由此在150万上下。

圆明园是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二、圆明园的历史资料简介 圆明园的简介

1、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2、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号。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多次修缮和拓建。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烧圆明园。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而**停止。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

4、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三、圆明园的资料简介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

四、圆明园的简介介绍

简介: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为了销毁证据而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康熙年修建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

1860年英法联军将主要建筑烧为灰烬,如今游客前来只能在残骸中凭吊,寻找当年辉煌的帝国身影。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以水景取胜,既有广阔平静的湖面,又有狭窄湍急的溪流。圆明园主要由两大区域构成:福海景区、后湖景区。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多次修缮和拓建。

游览景区也可以了解一下景区的注意事项:

1、圆明园在各个大门均有售票口,在绮春园宫门(售票窗口5个,节假日期间售票窗口8个)、长春园东门(售票窗口2个)、二宫门(售票窗口1个)、藻园门(售票窗口1个)。

2、园内有语音讲解器租赁处(长春园东门、绮春园宫门),根据语种选择。

3、在长春园的“圆明园盛时全景模型展”处,有讲解员讲解当年盛况。**:长春园西洋楼遗址区东南、含经堂东北侧。此外,位于西洋楼遗址区域内的圆明园展览馆每天8:30-17:00会循环播放大型纪录片《圆明园》,有助于人们更直观的感受一代名园当年的盛况。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