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旅游景点攻略(阆中必去景点有哪些)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四川阆中旅游景点攻略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四川阆中旅游景点攻略的知识,包括阆中必去景点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阆中古城旅游攻略+景点推荐
  2. 阆中旅游十大必看景点
  3. 阆中一日游线路哪些值得推荐
  4. 阆中旅游十大必去景点

一、阆中古城旅游攻略+景点推荐

阆中古城是一个充满了古代蜀文化特色的小镇,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大量的古代建筑群完美的保留下来,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行,下面给大家分享阆中古城旅游详细攻略。

阆中是个流传着很多故事的地方。

我的一位叔叔在游览阆中时曾感叹:“阆中地方虽不大,却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的确,从清代四川贡院、川北道署、文庙、张飞庙、中天楼、华光楼、状元坊,到滕王阁、白塔、大佛寺、锦屏山、天宫院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听到有趣的阆中往事。

在阆中,最常见到又最响亮的名字,非张飞莫属。没错,就是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的张飞。

阆中古城里有座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迄今1700多年历史。唐代称张侯庙,明代称雄威庙,清代改为汉桓侯祠。张飞庙内修有张飞墓,椭圆形砖砌的外形,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封土堆高8米。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墓,还以为是围墙呢。阆中市心的主要干道之一张飞南路,是通往古城东门的必经之路。距滕王阁不远的将军广场,塑了历朝历代九位将军像,居中最高的一座就是张飞骑马像。还有少不了要买的土特产,阆中三宝之一的张飞牛肉。什么都要和张飞扯上关系,可见阆中人对张飞是极其喜爱的。

“万夫莫敌”赞其生前勇猛常驰骋沙场

“灵庥舄奕”扬其死后英灵仍庇佑一方

大多数人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作品认识张飞的,罗贯中给了张飞一个勇夫的形象,在刘关张中,他总是那个最冲动、最暴脾气、最爱贪杯闯祸的“张屠户”。但历史上的张飞果真如此吗?

其实,张飞虽是一名武将,却是个有文化的武将。据说他文武双全,外粗内细。说张飞有文化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的书法非常棒,尤其擅长“汉八分”,即汉代隶书的一种。后世有人评价他的造诣甚至超过了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张飞的字到底写得怎么样,可以去阆中张飞庙亲眼看看张飞手书的《立马铭》古碑。

号称文武双全的张飞,不能光写写大字、画画**,不打仗的时候还得能治理好一方土地。刘备平定益州后,曾让张飞做巴西太守,驻守阆中。张飞对阆中最大的贡献是保境安民,连雍正皇帝都说“蜀汉张飞以车骑将军守阆中,有保障功。”但还不仅如此,张飞具备农业和手工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一到阆中就开始指导百姓们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还传授了种桑养蚕的技术。张飞带领下的阆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盛景。直到他被害身亡,张飞在阆中驻守七年多,七年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来说实在不算长,但爱民如子、治郡有方的张飞却被阆中人世世代代喜爱着、纪念着,甚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和守护神。阆中记忆中的张飞,与我们以为的那个形象,是不是大相径庭呢。

作为一名武将,如果不能寿终正寝,最理想的归宿无外乎战死沙场。然而,张飞却在临出兵前,被自己身边的人暗下**,死得实在憋屈。据说,杀害张飞的两个手下张达和范强,割下张飞的头颅,乘船欲逃往东吴投效,途中却听闻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慌失措中将张飞的头颅扔进嘉陵江。张飞的头颅随江水漂流到重庆云阳,被一渔翁捞起,后葬于云阳凤凰山。这就是众所周知“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传说。

一代名将,死于**之手已够惋惜,死后身首异处,不得全尸,更是令人嗟叹。张飞的老家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河北涿州,无论云阳还是阆中,都不是他落叶归根之所。只是经过了这一千八百年的世事变迁,愿他已魂归故里。

阆中滕王阁位于古城以北的玉台山,诗圣杜甫曾多次登临滕王阁,并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的诗句。登滕王阁这日,天气有些阴沉,而滕王阁远比看起来要高得多。看到“滕王阁”三个字,很自然地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但王勃描写的是江西南昌滕王阁,并不是阆中滕王阁。那么,滕王到底盖了几座滕王阁呢?

初唐时期有个皇二代,他的爸爸曾经是皇帝,哥哥是皇帝,后来侄子又当了皇帝,他的名字叫李元婴。

李元婴和他的哥哥李世民不同,他没经历过官二代时期,生来就是个皇家子弟。因为他出生在李唐开国12年后,玄武门之变4年后,也就是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四年。作为皇帝的弟弟,李元婴自然是要被封王并赐予封地的。贞观十三年,他被赐封山东滕州,故称滕王。算一算他那时候才九岁。

在网上百科了一下,原来“滕王”这个称号并非李元婴专有。春秋战国时,今天的山东滕州一带是诸侯国之一的滕国,因此,自北周便有了“滕王”这个封号。历史上,各朝各代共出过16位“滕王”,但李元婴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位。

为什么这位滕王李元婴最出名呢?那就要从他的一大爱好说起了,这个爱好就是“土木工程”。李元婴最初受封山东滕州,后来他在滕州横征暴敛、骄奢**逸,引起极大的民愤,他的侄子唐高宗不得不把他贬到苏州,又转任洪州,即江西南昌。再后来,唐高宗见他不思悔改,又再次发出警告,将他调任隆州,也就是四川阆中。李元婴可能骨子里就是个乐观主义者,对皇帝侄子的警告毫无自觉性,反而在他先后待过的三个地方滕州、洪州和隆州,分别大兴土木地建起了一座滕王阁,也就是专属于滕王殿下的行宫别馆。正是王勃那篇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让这位对国家、对社会毫无建树的皇二代,在历史上留了名。其实南昌滕王阁也好,阆中滕王阁也好,都是李元婴为思念故地滕州而建,只可惜滕州滕王阁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滕王兴师动众为自己建的行宫,当然不会是随便搭建的小楼、小亭子,人家毕竟是个**,从选址到建设,那可都是极为劳民伤财的。南昌滕王阁选址赣江之滨,高插云天。阆中滕王阁建在嘉陵江畔、玉台山腰,规模宏大。李元婴生长在贞观盛世,开辟疆土、建立国家他没赶上,治理国家也轮不到他,他的皇家教育全都体现在了艺术方面。据说李元婴艺术修养颇高,尤其擅长画蝴蝶。而他的个人喜好和艺术审美也同样呈现在他的滕王阁上。每日置身于如斯美景与良阁之中,难怪滕王居阆中五年,竟乐不思长安。

滕王阁,如今经修复已成为旅游胜地,令游人流连于其美景的怀抱之中。然而,千百年来,它们承受更多的,或许是替主人背负的骂名。为了“君王台榭枕巴山”,献出了多少百姓的血汗,才使得“万丈丹梯尚可攀”呢!

在阆中听到最多的词是“风水”。阆中被称为第一风水古城,三面环水,处于嘉陵江的“水抱”之中,四面环山,群山呈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的四象之式,守卫着居于中心的古城。而阆中古城则以中天楼为中心,呈九横九纵的棋盘式分布,中天楼是古城的最高点,是“龙砂水穴象”的穴位所在,古城完全是依照唐代风水学所建。对风水学感兴趣,可以去位于古城内的风水博物馆逛一逛,听听讲解。

说到唐代风水学就不得不提及两个跟风水有关的人物,袁天纲和李淳风。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历算家,也都是风水**。

袁天纲是四川人,唐太宗听闻他能观相、善占卜,是个玄学家,便招揽至身边。谁知一年多以后,也就是贞观八年,袁天纲预感到自己继续伴君将有祸事,遂请辞回到家乡当起了县令。结果,同年夏天,应了他自己的测算,寿尽于家乡火井县。

李淳风不仅是天文学家,还是数学家、气象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李淳风跟在太宗身边的时间要长得多,从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以记室参军的职务辅佐身侧,贞观元年入太史局供职,一干就干了40年。

这样看来,袁天纲和李淳风在唐太宗身边共事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两人却留下了一部共同创作的千古奇书《**》。

关于《**》名称的由来,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唐太宗让袁天纲和李淳风一起预测大唐的国运,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就算上了瘾,一直推算到了唐以后2000多年,直到袁天纲推了他的背,阻止他说“天机不可再泄”才算作罢。因此这本两人合著的预言奇书被称为《**》。

在古城花20块钱买到的仿旧版《**》

除了《**》,袁天纲和李淳风二人还有一个关联点,就是传说他们死后都选择了葬于阆中。大概是袁天纲先发现了阆中这个风水宝地,他曾夜观天象,发现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预示着江山易主,于是报告给唐太宗。太宗大惊,命他亲自到西南考察。袁天纲一路寻到四川阆中,看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城后,于是命人将两山结合部分砍断,以破龙脉。

如今阆中依然留有“锯山垭”遗迹,而阆中自此虽人才辈出,却从没出过天子。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袁天纲看中了阆中的风水,决定将自己安葬于此。35年后,李淳风也同样选择了阆中作为安身之所。据说袁天纲葬于南边观稼山,李淳风葬于北边五里台,两座墓穴遥遥相望,呈双凤朝阳之式。在这中间,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建的阆中天宫院。

文庙、贡院和状元坊,是阆中古城的文化象征。文庙是儒家学府,传承儒家文化的圣殿。贡院是清代遗存四川省科举考试的考场,是全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位于古城东门的状元坊,间隔着古城与新城,两侧横梁上镌刻着阆中四位状元的大名,他们就是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美谈在中国历史上绝非少数,阆中的四位状元就是两对亲兄弟。

唐德宗年间,礼部侍郎杜黄裳担任主考官,在经过了诗、赋、策论三场考试后,杜黄裳别出心裁地对在场的五百多位举子说:“各位均是饱学之人,一时俊杰,但进士名额只有三十个,谁该中选,实在难以取舍,你们当中谁愿意来帮我写一下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众举子面面相觑,无人敢上。这时,有个老者自告奋勇:“尹枢不才,胆敢一试。”这个叫尹枢的举子,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边看举子们的文章边写评语,评完一人便当众朗读出来,众举子无不赞其公正、精准,均心悦诚服。尹枢很快完成任务,但杜黄裳一看,名单中榜眼、探花都有了,唯独缺少状元,就问尹枢谁能当选状元。尹枢语出惊人地说:“这状元嘛,非老夫不可!”杜黄裳听了心里一惊,又把其他举子看了个遍,见有人点头,有人不动声色,唯独没有一人反对。杜黄裳也服了,于是便让尹枢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状元一栏上。这是《唐遮言》上记载的《自放状元》的故事,尹枢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经主司同意的自放状元,也是年纪最大的状元。22年后,他的弟弟尹极也中了状元,尹氏兄弟二人被尊称为“梧桐双凤”。

时间到了宋朝,阆中陈氏兄弟陈尧叟、陈尧佐一起考中进士,大哥陈尧叟高中状元。11年后,陈尧叟的另一个弟弟陈尧咨也高中状元。陈氏一门出了两个状元一个进士,两个宰相一个节度使,是又一个才俊之家。

据记载,从隋朝开始有科举制,到清光绪三年废除科举,中间1300多年,参考举子有几百万人,而荣登文科状元的不过672人,其中四川全省只有15人,而阆中就占了4人。全国出过兄弟状元的地方有17个,但出过两对兄弟状元的地方唯有阆中一处。

考生们要在这个小格子里吃喝拉撒睡,关上几天几夜,形同坐牢

有点像春节庙会的娱乐项目,不知武试考场是否真如此

位于阆中古城北大门玉台山麓滕王阁附近的将军广场,排列着从秦汉到清末的九位将军。居正中最高的一座雕塑是阆中人最喜爱的张飞。其他八位,都是历朝历代出身阆中的知名武将。

刚刚提过的陈尧咨,大名不仅刻在状元坊上,他的塑像也同样出现在将军广场,那是因为他后来从文官转了武职,从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改了武信军节度使、天雄军节度使。一个状元怎么能当将军呢?《宋史·陈尧咨传》记载:“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他曾为大宋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守卫边城。可见文武全才,确实当世无双。

还有阆中巴人首领范目,北定三秦,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助力。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马忠,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南宋岳飞的爱将兼女婿张宪,和岳飞父子一同抗金,又一同被秦桧所害。张宪后人张朝良,雍正年间讨伐准噶尔叛乱,立下战功,被雍正皇帝称赞“古名将不过如是也。”等等。阆中是巴蜀要冲,军事重镇,这些留名在此的将军,都是阆中人,也都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场英雄。

将军广场将军像:陈尧咨、张宪、张朝良

将军广场将军像:蒙应瑞、马_昭、韩娥

阆中白塔位于阆中南郊的白塔山。白塔共十三层,登塔的通路极为狭窄,只容一人上下。如果在登塔途中遇到有人下来,只能有一方猫腰躲进塔身避让。登上最高层,可以眺望阆中全景。不过,看一眼就得赶紧下来,因为后面已经排了很多人在等着了。

都说阆中白塔是一座风水塔,镇守着一方土地。阆中在2008年的512大**中也是重灾区,古城中天楼木柱被震波扭裂,而这座400多年的明代白塔在摇晃中被拦腰震断。阆中人都坚信,是白塔牺牲了自己,守护了阆中古城的平安。如今我们看到的白塔,已经是灾后重建的复原品。

关于白塔,有一个跟匠人鼻祖鲁班相关的有趣传说。话说鲁班被请来阆中,建一座风水宝塔。鲁班带着他的徒弟赵巧来到古城为建塔选址,并答应在重阳节前将塔建好。然而,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建塔工地还没有任何动静,赵巧开始担心师傅无法兑现承诺。一晚,赵巧从梦中惊醒,见师傅不在,便四处寻找。他发现鲁班一人正在建塔工地忙活着,于是走近些悄悄观望,突然惊见有一队望不到边的猪,正在鲁班的号令下,整齐地走向工地。猪们一到工地,就瞬间变成了一块块打啄好的青石块,而且自动垒砌成了一座八边形须弥座塔盘。原来,鲁班是在用法术造塔呢。赵巧好奇地顺着猪的队伍一路看下去,见它们竟然是从离古城30里外的下游河溪关陆水码头北岸渡江过来的,此时还有些猪刚刚下水。他知道师傅有雄鸡鸣叫时完工的规矩,于是想来个恶作剧,刁难一下师傅。他使了个邪法,让正在过江的猪,都提前变回了石头。这时,工地上的塔已经就差封顶了,鲁班却发现剩下的猪都没来。眼看天要亮了,天机不可泄漏,这可怎么办?鲁班情急之下,赶紧把做饭的铁锅拿来往塔顶一扣。塔顶刚刚封好,东方便开始露白,鲁班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和终于完工的白塔,总算松了一口气。据说留在河溪关渡口北岸江中的那一队光滑的黑石头,从此便被称为“猪儿石”,水位低的时候,它们就会露出头来。

江中的“猪儿石”我并没有亲眼见过,鲁班施法造白塔也只是一个荒诞的民间传说。但传说的魅力就在于它留给我们一个无法考证的空间,任凭我们在其中肆意填充。

漫步在阆中古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正对着中天楼的几条主街,店铺林立,游客络绎,热闹而喧嚣,就像众多越来越商业化的中国古镇。但转个弯,拐进保留在古城中的居民区,一下子迈进了?**校闹艹渎畹钠ⅰK布渚醯茫遣攀枪懦歉糜械难樱遣攀钦嬲泄适碌牡胤健?

越是古老的地方,越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已不再是普通的“物”,那上面凝结着千百年的“魂”。经过时间长河洗炼的故事,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但一定是最有味道的。就像一锅老汤,经慢火久久地熬制,品一口令人回味,唇齿留香。

古城招牌之一李家大院也成了客栈

没有店铺门脸的侧街显得更整洁干净

不知是酿醋的器具还是店家揽客的噱头

二、阆中旅游十大必看景点

阆中是四川省一个比较小的旅游城市,但却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瑰宝,以及最美的风水宝地。那么,去阆中旅游有哪些必去的景点呢?详见下文。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千年古县,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古巴蜀国的军事重镇。

它四面环山,三面环水。这里呈现的是唐宋的格局和明清的特色。自古就有“天上的瑶池,地下的元朗”之说,是人们心目中的“元朗仙园”、“风水宝地”。

走进阆中古城的大门,仿佛从现在到过去,一砖一瓦都有着浓浓的古城气息,阳光洒在幽幽的青石路上,呈现出岁月的静谧模样。

汉桓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张飞祠,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明代成为名刹,清代改为汉桓侯祠,是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上的一颗明珠。

张飞寺,现位于古城西街,是一座重建于明清时期的四合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寺内多名人碑刻、匾额,陈列武侯铜钟等历史文物1000余件,展现了阆中2300年的丰厚文化积淀。

汉代桓侯祠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布局严谨,结构独特,既雄伟又典雅。

阆中有着深厚的科举文化底蕴。阆中获得唐代第一名,尹姝、尹姬,宋代第二名,陈尧叟、陈尧咨,是四川第一名数量最多的地方。

建于清朝的宫媛仍然完好地坐落在阆中古城的学道街上。按《保宁府志》、《阆中县志》,阆中有116个秀才,404个举人,被誉为四川状元、举人之乡。

阆中宫媛历经300多年沧桑,仍能完整保存,还原了当年的全貌。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清代乡试考场,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科举文化胜地。

华光楼也叫“镇江古楼”。阆中现存楼阁中,华光楼最早,最宏伟,故有“元朗第一楼”之称。“三面河光,群山烟云。”宋代诗人李先庆的《诗《南楼》描绘了山川交汇的壮观景象。光楼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

爱安寺是由现存的元代和清代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是阆中最早被国家认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走进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大殿古老的斗拱木结构和精彩的彩画。

五龙寺文昌阁是阆中乃至四川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斗拱用料大,梁架升降折叠小,屋顶平缓。四根檐柱是用较大的材料做的。

整个建筑既有宋代《营造法式》的一些建筑特色,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值得一看。

王腾亭,又名王腾亭,是唐代风格的双挑檐宫殿式古典建筑。它是因王腾李元婴思念家乡滕州而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川北省部是阆中自古以来就是川北重镇的地方。巍峨庄严的古建筑由南向北呈“井”字形排列,既是古代政府礼仪的表现,也是历代地方官员的精神修养场所。

金平山景区海拔300米左右,属于浅丘地貌。全年温差40-0,四季适宜观光休闲。金平古称阆中山,被誉为“嘉陵第一山”。杜甫诗云,“阆中城南,世所罕见”,亦指金平风光。《阆山歌》年,杜甫赞金平:“浮云无止境,江会崩而不岩;我知道没有鬼会,我对松花的敌人感到愤怒。”他说,神奇的金平胜过嵩山、华山等名山。

三、阆中一日游线路哪些值得推荐

1、南部升钟湖:升钟湖是国家4**旅游景区,环境优美,引人入胜。在这里能让你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喧嚣与烦恼,乐得轻松自在。

旅游路线:升钟湖-升钟水库福音洞景区-升钟风景区。

交通路线:从阆中出发,搭车到南部,到南部后转车到南部县升水镇升钟湖风景区即可。

携带物品:纸巾、水、太阳伞、折叠小凳、鱼竿等。

总体评价:升钟湖作为国家4**景区,风景宜人,温度适中,垂钓是该地的一大特色,但在暑假期间,游客过多,接待机制不完善,是该地美中不足的地方。

2、西充有机生活公园:按国家5**景区规划的大型户外公园。园区占地面积达7000余亩,是集有机农业展示、农耕和民俗文化体验、乡村度假、户外健身、家庭旅居、科研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也是四川省传统农业园区向乡村旅游观光景区升级转型的示范基地。

旅游路线:西充有机生活公园-迎宾池-叠水瀑布-观景亭-七彩花田-树上玫瑰-钓鱼池-水上冲关-蔬果采摘。

交通路线:西充百科园位于西充县义兴镇**前。市民驾车上高速至西充景区停车场或乘坐阆中到西充的大巴车,到底西充后乘车到百科园。

携带物品:泳衣、墨镜、纸巾、相机等。

游玩方式:采摘果蔬、水上冲关、游览景区、游泳、钓鱼、射箭、喝茶、观看文艺表演、围场喂鸡、喝冰啤、烧烤等。

预计花销:自驾游:来往油费230+过路费60+门票60+餐费40+自费项目50=440元。

3、广元唐家河风景区:唐家河面积60万亩,流淌着4条河、11条大溪沟和123条小溪沟,最高海拔3846米,最低1500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旅游路线:唐家河风景区-极地漂流-花卉观赏

交通路线:从阆中坐车到广元,再从广元出发直达唐家河风景区。

携带物品:水、纸巾、拐杖、遮阳帽、伞等。

游玩方式:风景观赏、极地漂流、爬山。

四、阆中旅游十大必去景点

阆中旅游十大必去景点:盘龙山森林公园、中华传统文化博览城、四川构溪河湿地公园、锦屏山、鳌山圣境仙道文化旅游景区、白塔山公园、滕王阁公园、阆中熊猫乐园、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阆中古城。

构溪河湿地保护区河溪、妙高段,河水碧绿,流速平缓,坐小木船荡桨漫游其中,观赏两岸绿树青峰、农家田园,真有“世外桃源”之感。

白塔山公园中的白塔建于明代,塔内四面开窗,一边登塔,一边可欣赏窗外景色。公园山顶有观景台,可俯瞰古城全貌,是观览阆中全景的必去之处。

景区建筑面积超2.6万平方米,共16个主题文化体验:中华本源文化、中国文字、中国建筑、中国民俗、中国节日、中国易经、中国生肖、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医学、中国印雕、中国陶艺、中国织染、中国造纸、中国花木、紧急救护、灾难预防。

鳌山与旁侧黄花山同山异貌,山上建有魁星楼,特称鳌山。景区山脚下有阆中一号桥,横跨嘉陵江,连接阆中古城和新城,是进出阆中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

阆中锦屏山系国家AA**风景区,古称阆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故人们通常都叫锦屏山。锦屏山风光秀丽,历代都在山上建造楼阁亭榭,有杜陵祠、阆峰亭等。

阆中熊猫乐园占地约27万多平方米,拥有摩托过山车、**机、翻江倒海、极速风车、大摆锤等**类大型游乐项目。

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事重镇。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等景点。

森林公园以大盘龙山、小盘龙山、锦屏山、灵山、玉台山、西山以及绕城而过的一湾嘉陵江水为主体,形成“三面江关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的整体格局。

滕王阁由玉台山庄和滕王阁主阁建筑构成,玉台山庄有名人书画展室。阆中滕王阁主阁建筑岿然屹立于叠级屋台之上,在高3.6米的石基上,24根朱红巨柱,托举层楼,是一座歇山式双重檐屋顶的仿古建筑。

景区占地10余平方公里。景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其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气候温润宜人。核心景点天宫院还于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所在的天宫村于2005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四川阆中旅游景点攻略和阆中必去景点有哪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