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 镇远古镇必玩景点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镇远古镇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镇远古镇必玩景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镇远古镇在哪里
  2. 镇远古镇在贵州哪个市哪个县
  3. 镇远古镇的古镇历史

一、镇远古镇在哪里

镇远古镇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宋宝祐六年(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宋德佑元年(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1365年),为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镇远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将卫并入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二年(1913年),恢复置县。

1、高过河:高过河风景区属于峡谷型旅游胜地,由原始森林峡谷和深潭险滩飞瀑激流构成。景区总长18千米,距镇远县城38千米,45平方千米景区范围内,原生态植被丰厚,古木参天,种类繁多,是一个天然大植物园。

2、青龙洞: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青龙洞集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全国独有的中原建筑与苗侗吊脚楼干栏式巧妙结合的古建筑群号称“南方悬空寺”。

3、石屏山:石屏山位于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舞阳河东侧,重岩叠障,雄伟险峻。东西绵延2.2千米,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石屏山面城一面的北山,像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石崖绝壁高千仞,得名“端直苍阔如屏风”。

二、镇远古镇在贵州哪个市哪个县

1、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

2、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3、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机场、湖南芷江机场和贵阳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

4、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

5、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烽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镇远古镇是“山雄水美”之地。

6、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

7、以上内容参考镇远古镇网-镇远古镇简介

三、镇远古镇的古镇历史

1、史**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2、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3、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4、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5、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

6、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1913年恢复置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镇远之名始于此。

7、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初,置镇远道。

8、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

9、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

10、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

11、1986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2、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贵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派人献**、粮米、毡等物,迎王师于镇远。

13、正德三年,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买舟由舞阳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缅甸大使直也托纪卸任回国时也是途经镇远。这里既是黔东**、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弘治初年,镇远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

14、**风云、**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15、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16、镇远古镇是一座充满崇尚山水、崇尚文明、崇尚文化、崇尚和谐精神基调的古城。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青龙洞留下的富有哲理的格言、对联等可佐证。

17、当时地方京剧、花灯戏、河灯、社火的繁荣,商业与军事的格局合理,城外防御军事体系浑然天成,体现了“威镇远方军事的强驽之首”而“云南丽江之末”的军事演变过程。充分发挥了雄霸黔东大门军事堡垒和中国南丝绸之路作用。而今镇远人民仍保持着质朴、淳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18、每年举行各种民间传统活动,如:“三月三”、“九月九”等。其中源自明代的端阳龙舟文化节,以舞阳河为赛场,极具盛况,久负盛名,充分展示出“歌舞地”吴敬梓《儒林外史》语]的古朴绚丽风采。

19、民间传统活动的兴盛,反映了镇远经济文化的繁荣。镇远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产物,"天字第1号"钢锭现仍存放在镇远,造轮船下洞庭入长江,是近代工业传统古驿道,也是现代工业——贵州青酒集团所在地。镇远古城历经千载沧桑,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

20、镇远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即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

21、这些建筑是木石结构的完美结合,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

22、镇远的民居建筑中最绝的就是“歪门邪道”了。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所谓“邪”(斜)道。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2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镇远古镇

关于镇远古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