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苏州寒山寺图片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寒山寺景色的优美描写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苏州寒山寺为什么叫寒山寺而不叫拾得寺
因为拾得和尚东渡扶桑,寒山成为唯一主持,这座寺庙就叫“寒山寺”。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
唐代贞观年间,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国清寺来此共同住持,之所以称为寒山寺的原因有:
1.寒山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古今和尚诗中,要认寒山为首。寒山诗的风格,直追陶渊明,称为诗僧。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也有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
2.唐贞观年间,苏州寒山寺的主持之一拾得和尚东渡扶桑,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所以寒山成为唯一主持。
1.京杭运河南北流向,古代水上交通繁忙(现为古运河段,新运河段在西边一百米),寺院庙门朝西对着运河方便古代香客前来进香。
2.寒山寺到现在1500多年历史,经历过5次火灾,其中两次是战火。根据五行说法,水能克火,僧侣们希望以此可以避免火灾。如果再次发生火灾,可以马上取运河水救火。
3.佛祖在西方极乐世界,寒山寺作为一个佛教圣地,面向佛祖所在地。
二、苏州寒山寺景点介绍
1、寒山寺主要由大雄宝殿、钟楼、碑廊、藏经楼等建筑景点组成。
2、寒山寺位于苏州西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而闻名天下。寒山寺是著名的祈福胜地,每天来寺中撞钟进香、祈求平安的信徒络绎不绝。
3、大雄宝殿内高大的须弥座以汉白玉雕筑,座上安奉释迦牟尼佛金身佛像,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是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在碑廊可见到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所书碑文的残片,还有岳飞、康有为等名人的诗碑,而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枫桥夜泊》更是寒山寺中的一绝。
4、寒山寺的每年12月31日,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新年撞钟活动,大家可以到寒山寺祈福。寒山寺景区关门比较早,一般在下午五点左右关闭,所以建议大家提前规划好参观时间,如果要住宿的话,建议大家住在中山大厦附近,这里是闹市区人民路,附近游玩地点比较多,并且离拙政园、狮子林、北寺塔等景点都比较近。
5、寒山寺的素斋也是很有名的,游玩时游客可以品尝一下。当地特产的话,为大家推荐的有碧螺春、苏绣、微型雕刻、苏扇、苏裱、桃花坞木刻年画、苏州湖笔等,特色美食有松鼠桂鱼、响油鳝糊、阳澄湖大闸蟹、枫镇大面等。
三、苏州的寒山寺与杭州的灵隐寺哪个更有名,为什么
中华大地,名寺众多。寒山寺,灵隐寺,报国寺,伏虎寺,少林寺,法门寺等,绝对数不过来。这其中寒山寺和灵隐寺,因为相距不远,又都是千年名寺,免不了被人们拿来比较,加上本身地处苏州杭州,又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这种比较就更显得自然。
寒山寺,地处苏州,始建于南朝,唐太宗贞观年间,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始称寒山寺。寺内古迹众多,文人**客所留存的碑文石像诗词等丰富多彩。其中尤以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最为出名,这首诗国人几乎都能脱口而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灵隐寺,位于杭州,最开始应该是因济公和尚而熟悉的,灵隐寺离西湖不远。现在的人们到了西湖,一般都会去灵隐寺上一柱香。可见香火也是很旺盛,名气也是如日中天,正因为如此,免不了大家拿两者相比较了。
坦率地说,要我来说哪个更有名?我会觉得两者不相上下,毕竟都是千年名寺,香火至今都是旺盛不断。如果实在要给两者做个比较,我个人认为灵隐寺出世做得很到位,更像个旅游场所,而寒山寺入世做得更好一点,更像个修身的场所。再加上有唐代张继的那首天下闻名的《枫桥夜泊》加持,我觉得可不可以说寒山寺名气会不会稍稍大于灵隐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看官,您说呢?
2014年暑假去的杭州灵隐寺,千年古刹,绿树成荫,溪水流淌,清凉幽静。
2016年春节去的苏州的寒山寺,寒山寺因巜枫桥夜泊》这首诗而出名,但诗和寺不在一起,诗在枫桥景区寒山寺对面。寒山寺就在大运河边上小寺院。
个人觉得寒山寺可能比灵隐寺更出名,但灵隐寺比寒山寺更有内涵。
苏州的灵岩寺、北寺塔(报恩寺?还真是报恩寺。)、西园寺,都比寒山寺有味道。
寒山寺里边有寒山拾得的对话,玄奘、鉴真、空海的那个偏殿,岳飞手迹的碑文,还是很震撼的,其他都商业化的厉害了,有个大殿全部卖东西的,没劲。
我是苏州人寒山寺是因为张继那首枫桥夜泊而名声大噪因此每年都有很多日本人专程来敲钟
灵隐寺作为苏州人也如雷贯耳主要是因为济公吧哈哈
寒山寺和灵隐寺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寒山寺我理解只是由那首诗千百年来得以广为流传,我一直以为寒山寺是个高山,去年去苏州到寒山寺一看才发现仅是京杭运河旁的一座小寺院。而且现在的主塔也是经过火烧后重新建的。少了些许味道
而灵隐寺本身在西湖边上,前年古刹,加上有道济和尚的故事也光为流传,西湖本来就历史名胜,故事悠远,加之灵隐寺香火旺盛,我那年夏天去杭州西湖,沿着山路一路走到灵隐寺,翠绿葱葱,烟雾缭绕,竹林幽幽,满足了一切深山古刹的感觉和味道。加上白娘子雷峰塔和济公**的故事营萦绕耳边。呜呼美哉!
中国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历史古文化建筑遗迹,其中最知名的四个寺庙是少林寺、白马寺、灵隐寺、寒山寺,有句顺口溜:“白马寺的马,少林寺的武功,寒山寺的钟,灵隐寺的济公。
大家对灵隐寺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以前热播的电视剧《济公》的原因。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的飞来峰前,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据说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之地,便建寺于此,并取名“灵隐寺”。
灵隐寺文化遗产非常多:敦煌石室藏唐人书《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灵隐藏品中最古的一件文物。这卷写经纸张经黄檗染制,历1000余年而依然坚韧完好、轻盈光洁,未受虫蛀。明董其昌书《金刚经》册页是一件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该册页起首两页是乾隆御题“香光法宝”、“永镇云栖”。水陆画是水陆**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
灵隐寺这批水陆画中的两幅题有“崇祯十三年”款。明代弘治四年金书《佛顶心大陀罗尼经》也是弥足珍贵的。贯休《十六罗汉图》,原石在今杭州碑林,灵隐寺共有两套拓片。这对研究宗教和石刻艺术具有一定价值。
寒山寺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佛像雕塑别具一格,碑刻艺术天下闻名,碑廊陈列着历代名人岳飞、唐伯虎、董其昌、康有为等人的诗碑,其中当推晚清俞樾书张继诗碑最为著名。寒山寺素以钟声闻名天下,每年除夕或元旦晚上,寒山寺都会举行敲钟仪式,钟敲108下。按佛教教义,人生有一百零八个烦恼,元旦听一百零八响钟声,便可得到层层解脱,预祝人们来年幸福安康。
要讲出名那是"姑苏城外寒山寺",拜张继枫桥夜泊所赐,要讲规模,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影响力,杭州灵隐寺当仁不让,那比寒山寺要牛多了。
我是苏州人,从小就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名句,苏杭是一对姐妹城,寒山寺,灵隐寺都是佛家胜地。唇齿相依,不可比较。
这二寺都不错、历史上**客、都留下了不少印迹、个人因为、苏州寒山寺应该稍胜一点
四、旧相册——苏州 寒山寺
寺院坐东面西,西门隔古京杭大运河与枫桥景区相望。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六朝时期的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初时称“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改称寒山寺,为我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寺之一。当年,张籍的一首《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之闻名天下,家喻户晓。1500年间,寒山寺曾多次遭到火毁,也多次重建,现在寺内的殿宇大多为清代所建。
门厅一侧,是古钟陈列室,碑廊地面上也放置着古钟。
观音峰,因状若观音临驾,而名。其高达7米,重约35吨,人称“姑苏之最”,为苏州静思园园主陈金根花百万元从安徽购得,并无偿赠给寒山寺的。
慧和楼,门前悬挂两块条匾,分别是:寒山寺弘法部、寒山寺佛学编辑部。
《枫桥夜泊》诗碑,位于寒山丈室门前,为清代俞樾所书,碑身高133厘米,宽86.5厘米。寒山寺的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共有六块:第一块,北宋翰林学士、珣国公王珪所书,1996年重刻,现立于普明宝塔旁;第二块,明代文徵明所书,现为不足十字的残碑,展示于碑廊墙内;第三块,即俞樾所书;第四块,为河北沧州人、原**国史馆馆长张继所书,现在普明塔院内;第五块,1993年所刻**所书,现立在寒山别院;第六块,1995年春刻、画家刘海粟86岁时所书,现立于碑廊墙内。
普明宝塔,1996年10月30日新建成,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高42.2米,5层,呈正方形;塔刹为铜铸镀金,高9.6米,重12吨;塔外四周挂有108个风铃;东南西三面塔上挂着“拈花微笑”、“无量寿佛”、“明心见性”、“无上**”、“佛光普照”、“如入禅定”等牌匾。塔内各层都有木梯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欣赏吴中美景。寒山寺始建时的“妙利普明塔”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后又毁于元末,此后600多年寒山寺一直无塔。
普明宝塔座基平台四角上的铜雕(我觉得是狮子,但理论上应该是谛听)
法堂,坐北朝南,典型的唐代佛殿建筑风格。堂前池水环绕,池中锦鲤游弋,池水上凌空架露台,露台有桥与宝塔相通。现法堂作为寺内佛教图书馆所用。
寒拾殿,是我国寺庙中唯一供奉和合祖师寒山和拾得的殿宇,寒山、拾得二人也被称为“和合二仙”。清代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寒拾殿的二楼为藏经楼,佛像庄严,两旁巨型朱红漆经柜整齐排列,内藏许多经书和佛教著作。
藏经楼屋顶上装饰有《西游记》中**师徒西天取经的雕塑像,四大天王的雕塑也栩栩如生。
寒拾泉,相传为寒山寺祖师寒山拾得所挖之井。为纪念寒山拾得,后人称此井为“寒拾泉”。寺僧曾长期饮用这口古井的水,并用井水向过往**施舍茶水。
大雄宝殿,正中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近侍。两侧沿墙列坐明代鎏所铸的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是由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佛像背后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
山墙上镶嵌的和合二仙塑像。
寒山寺西门照壁,此为寒山寺正门。
寺院外墙上装饰着由历代诗人所咏关于寒山寺的诗,其中有唐·张籍、唐·寒山子、清·王小祯、清·陈夔龙等多人的诗。
江村桥,古运河上单拱石桥,迎对寒山寺山门,为唐朝诗人张籍在《枫桥夜泊》诗中提到的“江枫”二桥之一。枫桥位于距此不远的铁铃关旁,江枫二桥形制基本一样。当年张籍夜泊之处的古桥今已不存,二桥均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
寒山寺对面的枫桥景区,不过当时在封闭整修,无法入内游览,仅能隔河相望
吴门古韵戏台,是枫桥景区中部的主建筑,以精致的雕镂为特色,顶部为龙凤雕刻棚顶,垂透雕花篮挂柱,门窗皆雕刻成花窗。
寒山寺南墙外有近些年新修的和合大道,道北的普明塔院,门厅上方悬挂“无上清凉”金匾,门厅内的汉白玉照壁上则刻着“普明塔院”。
寒山寺东端新建的山门,中门匾额:寒拾遗踪;左右则是:钟闻鹫岭、路开天台。山门楹联:寻迹一千年甁钵遁形石壁寒巖於阊闾门外别开胜境;化身三百首诗篇飞锡西天东土岂宋明之间杯渡瀛洲。
抄和合大道记中一段文字作为结束语:夫寒山古寺,地处姑苏城西,领运河一线,锁江枫两桥,妙利宗风,其来远矣。南朝梁天监年间草创,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寒山子来此缚茆以居,与拾得诗文唱和,享誉四方。嗣后,希迁来建伽蓝,题额寒山寺,寺名遂彰。而后旅人**客,感赋良多,不独有懿孙《枫桥夜泊》也。黄童白叟,皆知钟闻鹫岭,路接天台,瓶钵千载,泽被广生。至于天人合一,贵和尚中,所谓一义和合者,其功首推寒、拾无疑,丰干即云文殊、**化身。逮至有清雍正十一年,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顺扣民间“和合二仙”,三教归一,和谐好合在焉。
关于苏州寒山寺图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