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苏北四大穷县是哪四个的问题,以及和苏北五市各县大排名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苏北地区地处广阔平原,还有港口,为什么却贫穷
苏南苏北的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确苏南地区底子好、区位强,但是发展到现在这种接近3倍的差距(苏州人均GDP是宿迁的3倍)究竟为何?
直接原因是地理因素(苏南更靠近上海)
根本原因是人为的政策倾斜造成的
这个是最大的、**的看不见的江苏省对苏南的政策,它**了几十年,不被大多数江苏人所深了解。江苏的耕地红线,让苏中、苏北来保。而苏南可以将大量的土地用于工业与商业开发。没有资格说苏北的土地不值钱,谁要是有一二百亩,那也是千万富翁。再不值钱,卖了,也比种地强,算上劳动力**,种地,是亏钱的。但苏北人却得种地或外出打工,为什么,因为不给你用地指标、不给你上马交通、不给银行**指标。你就上马不了企业或商业。只有种地或外出打工。下面一个个讲,这个是环环相套。2、交通的严重倾斜
这个是第二个政策,交通不给上马,直接导致苏中苏北对外联系通道严重受阻,失去了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关键因素。国家、省配套的大量交通建设资金,极大多数投放在苏南,以铁路投资为例,国家占70%,省掏20%,而苏南只需掏10%,就可以谋得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铁路、公路、航道等,而苏北人条铁路,居然需要自已集资修建,比如新长线铁路(新长线是中国目前唯一单线,用轮船过江的铁路)。
国家给予江苏的极大多数政策,均放在苏南,比如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试点区、试验区、外资企业等,这些东西,弄些名字忽悠江北人而已。实际上,就是大量的免税、减税、给予配套用地指标、配套银行贷政策等,可以5年不交税、或是半税。而苏北企业,要上缴全税。
这个就类似于交通投资,江苏省将**指标,严重倾斜苏南,苏南企业或是私人、商店等,很容易就贷到大量银行**,苏南存款、**比例,一度高达90%以上,而苏北,比如徐州存**比一度低到60%,那么徐州的应得**指标哪去了?调剂给苏南了,徐州你要那以多银行**指标干嘛,你只要种好地就行了。导致徐州银行**奇缺,民间高利放贷盛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等大量的资金,投放在苏南,甚至世界开发银行的低息**,也贷给苏南,而且给予苏南大量的特权,比如企业上市融资、政府发行债券。江苏省政府一次就可以给太湖治理资金500亿的**指标,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给长江治理**指标1500亿。这钱哪来的,省与**配套给的资金。而国家给予江苏省大量的专项产业扶持资金,极大多数也落在苏南。
①苏北几十年没修一寸铁路,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好转/可笑的是,有人说苏北这种大平原地区难建高铁......殊不知,广西那种偏远地区高铁覆盖率都比江苏高了50%。
②徐连高铁事件,**认可的350KM标准开工,上海铁路局批准后,到了省铁路办居然被卡。铁路办副主任认为会亏本,建议修**KM的规格,可惜这回连云港人民决心很大,**了1年多,不开工,最后闹大了只能修350KM(这居然真不是段子)
①江苏最早12个国家级开发区,苏州一个市占了5个,外商去昆山、张家港半场只要交7.5%的税收,而在高淳溧水之类办厂要交33%。
②80年代中期省支持苏南的乡镇企业,想搞一个乡镇企业模式,这个是学的温州模式。比如上面讲的徐州的银行**指标给大量调走,就是这个时机。当年为了打造的张家港,将全省的银行**指标调给张家港等市,当时张家港人均**接近8万。当年8万什么概念,能买一套半商品房。现在徐州、连云港等地的人均**,还不到10万,跟当年30年前张家港的人均8万**,怎么比。
③1992年,上海****,江苏新一轮苏北抽血又开始了当年那位在徐州调研后说的,“徐州人就安心挖煤种地的讲话。”
1995-2000年5年间,国家开发银行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46.2亿,苏州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新区基础设施、金鸡湖整治一期和苏州天然气管道工程等。
2000-2005年5年间,国家开发银行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200亿元,苏州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金鸡湖整治二期、绕城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准备、内环高架及附属立交、环古城风光带、苏州工业园二期、三期基础设施、太仓港一期工程、公交镇镇通工程等。同期无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为29.5亿元,无锡利用这批资金建成的项目有蠡湖水环境整治、太湖大道改造、火车站广场改造、金城公铁立交等一批城市道路项目。
2005-2010年5年间,国家开发银行许诺向苏州提供无息和低息**500亿元同期无锡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许诺为120亿元
⑤省投资项目,2017年全省集中开工省市县**重大项目1363个,计划总投资1.33万亿元,年度投资4300多亿元。各设区市已分别就开工项目出具了承诺确认函。具体情况如下:
分地区看,苏南五市项目667个,总投资7973亿元,占比60%,其中南京开工项目规模全省最大,达到2716亿元,苏州开工项目个数全省最多达到177个、年度投资额最大达到594亿元;苏中三市项目308个,总投资2145亿元,占比16%,其中,南通、泰州项目个数均为140个左右,南通开工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苏北五市项目388个,总投资3199亿元,占比24%,其中徐州项目140多个,总投资超过900亿元。
耕地红线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略过
在发展苏中苏北上,习惯性做足了宣传,什么产业转移,什么举全省之力发展苏中苏北,但土地指标不给你,政策不给你,银行**指标不给你,交通不给你上马,发展基础根本就不存在。这些口号变成了画饼充饥。苏中苏北的一些项目,年年进江苏五年规划。而后就是拖字术,年年说建设,年年力争明年建设,年年力争明年开工。年年下去,就是一二十年不见开工影子。比如宁淮铁路(中国历史上规划最久的铁路接近30年了还没开工)等等。
二、江苏的苏北真的很穷吗,放在我国其他地方什么水平
江苏省是东部沿海省份,共有13个城市,全部13个城市均位列全国百强市。这样的成就是全国独一份的。这表明“鱼米之乡”的称号确实是应得的。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经济省,江苏在发展的各个方面一直处于我国的前列。
江苏分为苏南和苏北,苏南包括苏州,南京和无锡三个城市,苏南目前的发展要好于苏北。苏北地区包括南通,淮安,泰州以及盐城和扬州。在城市发展中,苏北不如苏南,因此有很多人取笑苏北,甚至有人声称苏北是一个“一泡污的穷地方”。作为非江苏人的小编,有时候也实在是听不下去。
苏北的发展确实不如苏南的发展。但是,主要原因是苏南太强大了。在苏南地区的对比之下,苏北地区确实显得有“弱”的感觉。但是,将苏北地区置于其他省份则会得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其他省份相比,苏北的城市实力确实很一骑绝尘。
让我们看看苏北的经济。南通是第一。 2019年,南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3.4亿元。除了几个较强的省会和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之外,南通的GDP可以碾压全国9成以上的城市。除了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以外,南通在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同时远远超过第三。去年,南通的人均GDP超过了12万元,超过了成都和重庆。
说到这里,您是否仍认为苏北是“贫穷”的?看苏北的其他城市。 2019年扬州地区生产总值5850亿元,盐城,泰州地区生产总值5850.88亿元,5702.26亿元,分别位居江苏省第七位和第八位。如果将这两个城市放在中国的大多数省份中,它会毫无疑问地排名第二。
排在江苏省倒数第三位的淮安市,2019年的GDP总量为3871.21亿元。如果排在四川,可以排名第二,超过绵阳(现在四川第二)近1000亿元。;在湖北可以排名第四;在安徽,湖南可以排名第二。
比较中可以看出,苏北目前的经济非常强劲。仅与拥有强大城市的苏南相比,苏北才显得“**为力”。但是,他们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苏北经济并不如有些地域黑口中那么糟糕,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显得十分优异。
那么为什么苏北仍然持续成为被黑对象呢,不知道大家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三、河南,江苏苏北,安徽这几个地方是不是比较穷啊
都不穷,安徽无论在区位优势、还是生产总值、甚至是人口、面积都无法与河南相抗衡,但是发展都比较不错。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政府宣布,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太湖县、望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安徽省31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截至2020年7月25日,除黑龙江之外,全国30省份披露2020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广东、江苏、山东3省份稳居前三,河南排名第五。河南GDP为25608.46亿元,同比下降0.3%。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截至2019年末,安徽生产总值37114亿元,按可比**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5.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37.9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0.4亿元,增长7.7%。人均GDP达58496元,折合8480美元。
关于苏北四大穷县是哪四个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