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天气(四川卧龙景区天气预报)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汶川天气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汶川天气以及四川卧龙景区天气预报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四川**后天气
  2. 求汶川2008年历史天气预报
  3. 汶川**后有没有下雨

一、四川**后天气

川大**后,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进行了“**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按照省局指示,为切实做好抗震救灾科普宣传和科技咨询,现将该研究材料发给各单位以作参考。省局要求各单位密切关注气候情况特征及变化,做好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及气象服务工作。

四川汶川大**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我们重点选取了**主要震区附近成都、都江堰、彭州、崇庆、绵竹、平武、北川、江油、什邡、青川等10个有自动气象观测站的站点,具体分析了“5.12”汶川大**前后两天内主要震区附近的降水、气温、风速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

2008年5月12日00时-14日08时(以下均为北京时)主震区附近各观测站每小时降水演变特征是:大**当天12日白天各观测站基本无明显降水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2日大**之后的夜间至14日清晨。其中,12日08时-13日08时都江堰出现了26.3 mm的大雨,成都、彭州、什邡、崇庆、江油等6个站以小雨为主。13日08时-1 4日08时什邡出现了30.5 mm、崇庆37.3 mm、彭州32.9 mm的大雨,都江堰出现了21.3 mm的中雨。

并且,崇庆12日无降水过程,首次降水出现在13日04时,降水强度逐渐增强,在13日06时达到峰值5.3 mm/1h,之后雨强减弱。但到13日夜间再次增强,该站降水持续至14日07时。成都温江12日无降水过程,13日05时出现降水,之后逐渐增强,降水峰值出现在13日21时,达到3.8 mm/1h,14日07时降水过程结束。都江堰12日22时开始降水,降水出现时间早于成都市的崇庆、温江和彭州等其它地点,降水强度也较强,至13日05时最强,达到9.1 mm/1h,降水过程持续到14日05时。彭州12日基本无降水过程,13日04时开始降水,强度较弱,至13日傍晚增强,在夜间22时达最强,即4.9 mm/1h,14日07时降水过程结束。江油12日15时出现小雨,0.4 mm/1h,其它时间无降水,13日08时-14日07时又出现降水,在13日15时达最强,1.3 mm/1h。什邡12日15时-22时受**影响无资料,13日00时出现降水,持续至14日05时,13日夜间降水增强,峰值出现在19和20时,4.9 mm/1h。

2008年5月12日00时-14日08时主震区附近各观测站每小时气温演变特征是:12日各站气温日变化特征明显,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06时左右,最高气温出现12日12时—14时,其中都江堰、绵竹、北川、江油、什邡等出现在12时,大**前各站气温先后达到最高,多数地点处于28°C附近。14时28分大**之后,13日各站气温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各站都存在显著的降温过程,2 4小时最大降温强度超过了10℃,13日—14日08时各站气温持续偏低,变化幅度小,13日14时的气温与14日02时—06时的气温差别不大。

2008年5月12日00时-14日08时主震区附近各观测站每小时风速演变特征是:**发生前除平武以外,其它各站风速变化特征与温度变化特征较相似,风速在夜间减弱,中午前后增强,极大值一般出现在午后。**发生后,13日—14日各站风速变化发生了改变,风速极大值出现时间也发生了变化,不少站风速极大值出现在夜间,都江堰站最大风速出现在13日04时,达到10.7 m/s,比每小时最大降水量出现时间略早1小时。

2008年5月12日00时-14日08时主震区附近各观测站每小时气压演变特征是:**前后各站气压变化幅度不大,较为平缓,平武和青川海拔高度在800m以上,气压较低,在920hPa左右,都江堰海拔高度在707.00m,气压在930hPa附近,北川海拔高度在638.80m,气压在940hPa附近,其余6站海拔高度在500m—600m之间,气压都在950hPa附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前后12日—14日各站气压都表现出一种持续的逐步升高趋势。

由以上分析可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发生前后,主震区附近地区的气象要素变化表现一定差异性。尤其是,大**发生当天,基本无明显降水过程,主要降水过程开始于大**后的13日夜间,多数站降水出现在**10多小时后,14日早上降水基本结束;大**发生当天气温日变化明显,大**发生前3小时内各站温度先后达到最高值,多数地点处于28°C附近,但大**发生后13日—1 4日气温日变化特征不明显,与降水过程对应,各站都存在显著的降温,24小时最大降温强度超过了10℃,并且气温持续偏低,变化幅度小;大**发生前后风速表现出不同变化,大**前风速夜间减弱,中午前后增强,极大值一般出现在午后,但大**发生后,风速极大值出现时间发生变化,不少站出现在夜间;大**发生前后气压变化幅度不大,较为平缓,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前后12日—1 4日各站气压都表现出一种持续的逐步升高的趋势。

总之,关于“5.12”汶川大**前后两天内主要震区附近降水、气温、风速和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分析,揭示了一些基本的变化事实,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并开展必要的研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其强度、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我们知道,**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特别是强烈**,在其孕育、发生过程中总会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种物理、化学变化,生物变化和气象变化。那么,这次“ 5.12”汶川大**前后主要震区附近气象要素变化情况怎样呢?

二、求汶川2008年历史天气预报

我找到了。进这:http://**chinanews**/gn/news/2008/05-14/1249782.shtml

很难找啊,暂时挖出了一点点有关的信息。

(1)08年4月28日~5月4日天气预报

西南:预计,未来一周,**东部、西南东部的部分地区阴雨天气较多,一般为阴有小雨或阵雨,部分地区中雨。其中,2-4日,**东南部,云南大部地区将有中到大雨,云南的局部地区有暴雨,并有短时强对流天气。

西南:预计,5日,**东部、四川南部、云贵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云南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并有短时强对流天气。6-8日,**东部、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西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并有短时强对流天气。9-11日,**东部、四川南部、云贵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降水天气。

(2)汶川在2008年5月4日白天到夜间多云转阴有小阵雨西南风3—2级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5℃降水概率90%(这个信息我在网上查到的,感觉怪怪的。。。。。)

四川盆地各市预计今天白天多云间晴,阿坝州及甘孜州北部晴间多云,凉山、攀枝花两州市及甘孜州南部阴有阵雨,部分地方中雨,局部地方有大雨到暴雨。

今天白天到晚上,成都市区天气以多云为主,最低气温17℃,最高气温26℃,南风1-2级。

受高原低槽和地面弱冷空气的影响,整个四川盆地从今日起至明天晚上,大部分地方将会有一次雷阵雨天气过程,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个别地方有冰雹。

今天白天到晚上,成都市区以雷阵雨转小到中雨天气为主,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25℃,阵性风3~4级。

今天开始,盆地大部分地区有3~5天晴阴相间的天气,白天基本无降雨。今明两天,各市天气主要以多云为主,川西高原北部多云间阴,局部地方有阵雨,川西高原南部阴间多云,部分地方有阵雨。

今天早上,成都天气以多云为主,午后开始转为多云间晴,最低气温17℃,最高气温27℃,南风1~2级。

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最低温度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最高温度

内江小雨西北≤3 19℃小雨东南≤3 31℃

以德阳代替汶川,汶川查询不出。

Sea Level Pressure 1010.86 hPa

Time(CST):气温:**:湿度: Sea Level Pressure:能见度: Wind Dir:风速:瞬间风速: Precip: Events:状况:

2:00 AM 21°C 15°C 58% 1012 hPa 8公里西北 3.6 km/h/--汽雾

5:00 AM 20°C 15°C 67% 1011 hPa 7公里东南偏南 10.8 km/h/--汽雾

8:00 AM 20°C 14°C 58% 1012 hPa 6公里东北偏东 3.6 km/h/--汽雾

11:00 AM 26°C 14°C 37% 1012 hPa 10公里东南偏东 7.2 km/h/--

2:00 PM 28°C 11°C 24% 1010 hPa 22公里东南 7.2 km/h/--有云

5:00 PM 29°C 8°C 18% 1009 hPa 28公里东南偏南 3.6 km/h/--有云

8:00 PM 26°C 9°C 25% 1010 hPa 25公里西南偏西 7.2 km/h/--晴

三、汶川**后有没有下雨

1、**后常会下雨,其实这是人们很早时就总结出的一种现象,据说**的“震”字,上面是一个“雨”字头就体现了这种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下**的形成原因,大级别的**通常都是构造**,是地球板块相互碰撞与剧烈运动的结果,在板块碰撞的过程中,必然有很多的能量释放,产生的部分热量会释放到大气中,同时这些热量释放还会致使地面所含的水分快速蒸发,这样又增加了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度。

2、但同样重要的另一个条件是,**引起的大**动必然伴随着空气中粉尘数量的大增,因为大地的抖动本身就会让地上的尘土,尘埃等飘散的空气中,再加上山体滑坡,房屋倒塌,所以会有大量的尘埃飘荡到空气中,这样空气中就会有足够多的凝结核,这些凝结核与水蒸气随着热量而上升,水蒸气遇冷附着于凝结核上,形成小水滴,众所周知,云彩都是由小水滴形成的,在对流层中形成的积雨云本就是大量的小水滴,这或许就是很多人常说的**云吧,当小水滴足够多并且由于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变成雨滴降落下来形成降雨了。

3、我们都知道天气变化主要是与天气**有关,但其实也常会因为局部地区的环境因素而出现特殊的天气现象,**后的降雨就是如此,这是一种区域性的天气现象,再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大火,最后常常也是被一场大的降雨浇灭的,这也是因为森林大火形成的灰尘和热量进入高空之后遇冷,只要遇到足够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形成**的积雨云,最后形成降雨落下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