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月牙泉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甘肃敦煌月牙泉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月牙泉怎么形成的
月牙泉的形成原因有多种猜测,第一种是:原始风蚀洼地随风蚀作用的加剧,当达到潜水面深度时,在新月形沙丘内湾形成泉湖。由于环绕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间低,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会刮到泉里,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二是:有人认为认为月牙泉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上盘抬高了地下含水层,下盘降到附近潜水面时,潜流通出成泉。
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有船舸,泉边庙宇。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规划面积212.86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面积76.8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2.79平方公里。
二、月牙泉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月牙泉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南五公里的鸣沙山。整个泉水长仅100米,宽约25米,因为形状像是月牙,所以被称为月牙泉。
也是“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
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重要殿堂均悬置匾额、碑刻,书法有力,堪称上品。当时这里的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
1、月牙之形千古如旧:形状月牙几千年都变,正常来说沙漠之中的水会因为沙子的流动而变化,但是这里却没有一直都是这个形状。
2、恶境之地清流成泉: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泉水还是特别的清澈,沙漠之中最大的便是沙尘暴,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灰沙,这里却根本不受影响。
3、沙山之中不淹于沙:月牙泉旁边的石头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沙子埋没。
4、古潭老鱼食之不老:月牙泉之中的老鱼吃的时候却不是那么的老,反而非常的鲜嫩,正是奇怪的一座泉水。
三、月牙泉在甘肃什么地方
月牙泉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绵延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景区内地貌主要有大、**湾和周围的鸣沙山组成。**湾是间于东沙山与北沙山的洼地,主要用于办公和生活区。大泉湾是北沙山与南山之间的洼地,月牙泉和月泉阁等古建筑群分布其内,也是景区的核心。
鸣沙山以东是三危山,以南是黑**山,以西为**和库姆塔格沙漠。携带沙质较多的西风和北风在这里受到山体的阻拦,使风中的沙粒沉降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鸣沙山。在风力作用下,鸣沙山“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不变的形态。
月牙泉是环抱在鸣沙山中的一湾清泉,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月牙泉是在具备松散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条件和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而构造运动、流水及风力地质作用是月牙泉形成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条件。尽管星转斗移,风啸沙鸣,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宛若明镜。
夫妻柳裁植于1971年,是同根系长出的两株相互依偎的旱柳,被称为“夫妻柳”。它们在鸣沙山月牙泉陪伴下共度无数寒暑岁月,成为游人驻足留恋的大漠一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四、月牙泉在哪里
敦煌市,甘肃省辖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介于北纬39°40′—41°40′,东经92°13′—95°30′之间,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Mingsha Mountain Crescent Spring),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处,占地面积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界定为12.79平方千米。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1、鸣沙山以东是三危山,以南是黑**山,以西为**和库姆塔格沙漠。携带沙质较多的西风和北风在这里受到山体的阻拦,使风中的沙粒沉降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鸣沙山。在风力作用下,鸣沙山“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不变的形态。
千百年来鸣沙山依旧巍然屹立,鸣沙之声仍然不绝于耳。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敦煌古称沙州即得名于此。
2、民俗博物馆始建于1988年,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采用古堡式建筑结构。馆内汇集了敦煌民间建筑、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布局沿袭了敦煌民间传统宅院的风格,陈设有反映敦煌近代民间生产、生活、宗教、文化等内容的大量展品,是集中展示近代敦煌民俗文化的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敦煌市百度百科-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五、关于月牙泉有什么样的传说呢
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了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土地荒漠化面积达到了3600万平公里,这个数值占据着全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荒漠化每年还以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蔓延,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地理及气候原因,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当地居民日常同样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困扰,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以及达到了262万平方公里,并且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蔓延,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也是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春季,沙尘暴天气便会在西北部地区肆虐,而且当地日常空气质量也比较差,气候干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大的障碍。
当然,土地荒漠化也并非是“一文不值”,在我国很多的沙漠已经被当地开发成为了旅游景区,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
在沙漠之中绝大多数的植物都是难以生长存活的,而位于我国甘肃敦煌西南5公里鸣沙山,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这是因为这里月牙泉沙山与泉水共存,也被称为是世界沙漠奇观。
自古以来,月牙泉就被称为是塞外风光之中的一绝,和当地莫高窟景观和莫高窟九层楼相辅相成,并称为世界沙漠景观中的三大奇迹。
按照我们的认知来看,沙漠之中不仅干旱,而且风沙大,在沙漠之中哪怕有过降雨,也会快速蒸发,但是在月牙泉,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多年来月牙泉从未被风沙所掩埋,泉水也没有干涸过。
为何在沙漠之中可以形成泉水?为何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到现在仍然是未解之谜,不过这里的景色也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行。
在敦煌的景观当中,月牙泉首屈一指,而关于月牙泉的由来,在民间有着一个传说故事“在唐朝时期,唐三藏一行西行途径这里的时候,遇到了漫漫沙漠,食物和水都已经消耗殆尽,而白龙马也因为缺水死亡,没有办法唐三藏只能靠着双脚来一路西行,最终还是被沙漠所阻隔。这个时候**菩萨出现,从紫**中滴下来一滴水,这滴水在漫漫沙漠中形成了一汪泉水,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月牙泉,而唐三藏一行成功走出这片沙漠,月牙泉也就留了下来。”
尽管是神话传说,但是月牙泉确实有着非常奇特的地方,那就是月牙泉在形成的数千年当中,形状从来没有改变过,即便是四周天气恶劣,但这里还是有清泉不断向外涌出,而周围的沙漠也没有能侵蚀这片月牙泉半步,甚至在刮风的时候,这里的沙子不是向下,反而是反方向往山上走。
从上世纪70年**始,由于这里的农民开荒造田,抽月牙泉中的水灌溉,再加上周围的乱砍乱伐及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导致这里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月牙泉一度面临枯竭。
没有办法,当地政府开启了紧急措施,想方设法帮助月牙泉恢复原始的样子,从2002年开始,有关部门开始将周围的河水回灌到了月牙泉中,避免因为缺水导致月牙泉枯竭。
不过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在2004年的时候月牙泉的水位下降1.3米,如果再不干预,那么月牙泉将彻底消失。
为了能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敦煌市开始全力补救,先是禁止当地日常开荒、打井取水,之后更是采取**等措施,缩减耕田来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之后采用不间断补水等措施,为月牙泉进行补充水量。
到现在为了拯救月牙泉项目,已经累计投资了19.33亿元,好在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月牙泉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活力,一切都没有白费。
其实相比于金钱,自然资源才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不是有一句话说吗: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月牙泉和甘肃敦煌月牙泉图片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