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全景图?圆明园十大奇珍异宝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圆明园全景图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圆明园全景图的知识,包括圆明园十大奇珍异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圆明园游览路线图
  2. 故宫发现的圆明园盛期全图是怎样的
  3. 圆明园的景点介绍
  4. 圆明园路线图
  5. 圆明园全景图的简介

一、圆明园游览路线图

圆明园游览路线图依次是:九州景区、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圆明园庙会、圆明园全景模型馆等。

首先可以去九州景区,它位于圆明园的西部,年年开始**可以参观的。这里的绿化很不错,还有小湖,是个踏春的好地方。

接着去看看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吧,在海淀区清华西路,在这里可以看生动的皮影戏还可以自己动手,十分有趣。

3、圆明园庙会傍晚可以去圆明园庙会,这里是北京市最热闹的庙会,民俗文化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十分热闹。许多四世同堂的家庭会来这里参加庙会,与大家分享合家欢乐的氛围。

还可以参观一下圆明园全景模型馆,它在长春园的隔壁,这个场馆很大,还有放映厅可以看皇家园林的**。

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清朝中期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

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渊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二、故宫发现的圆明园盛期全图是怎样的

1、一幅湮没多年的圆明园盛期平面全面,1990年被圆明园管理处人员在故宫的藏图中偶然发现。全称是《圆明、绮春、长春三园地盘河道全图》,图幅275×215厘米,比例尺约为1比1200。

2、本世纪20至70年代,曾有几位专家、学者先后绘制过几件圆明园的总平面图,但由于都是综合史料或根据遗址现状绘制的复原图,因而难免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3、这幅圆明园盛期平面全图上盖有“中法大学藏书”印章,说明它是清室样式房掌案雷氏的后裔在1930年前后**给中法大学的昔日藏图。这幅图对圆明三园的河湖水系及所有景群、景点均标绘颇细。从其所绘建筑物及园名、景名标注判断,这是清代咸丰年间圆明园被毁前的一幅全景图,是迄今所发现的最能真实反映圆明三园全貌的一幅权威性平面全图。

三、圆明园的景点介绍

圆明园的景点有绮春园、长春园、文源阁、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等。

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侧,是由若干个不同时期的小型园林组合而成,且形状不规则,所以园林总体较为松散,各个小园子形成组群,相互之间或以围墙相隔,或散布于水边山间。正觉寺北部有一组岛屿,没有进行专门的建筑空间营造,而是用环绕式的土山形成一个自然空间。从整体格局来看,该岛屿位于中心位置,起到了分隔景区、水面的作用。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前)。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门为澹怀堂,九楹,卷棚歇山顶,前有月台丹陛,东西配殿五楹。正殿之北为河岸,建方亭一座,有廊与正殿相通。

文源阁位于圆明园景区的北方坎位,上应白水星,在五行中代表水。从现存的样式雷图档来看:文源阁坐北朝南,阁额和阁内“汲古观澜”匾及楹联等均为乾隆帝御书,屋顶上覆盖黑色绿剪边琉璃瓦,从外观上看为上下二层,每层各六间,双檐歇山顶。

实际上内部结构为上中下三层,前后出廊。文源阁各脊及吻兽、走兽等均为绿色,正脊的琉璃云海中饰有九条紫色游龙。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也是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清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均为皇帝寝宫。

四、圆明园路线图

圆明园不同的季节游玩的路线也不同,共有四条推荐游览路线。

绮春园南门(玉兰花)→鉴碧亭(杏花)→三园交界乘车→镂月开云(牡丹)→杏花春馆(杏花)→武陵**(桃花)→西峰秀色(紫藤)。

正觉寺→天心水面码头(荷花)→西洋楼遗址西口码头→西洋楼遗址东口→全景沙盘码头→翠鸟桥(乘船)。

南门→涵秋馆(菊花)→三园交界→银杏大道(银杏)→西洋楼遗址。

正觉寺→鉴碧亭→仙人承露→三园交界乘车→银杏大道(银杏)→西洋楼。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著名建筑西洋楼建筑群,大多是采用西方建筑式的规格来修建的。

五、圆明园全景图的简介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这四十幅图真实地纪录了圆明园当年的盛况,每一幅绘画代表了园中(仅仅是圆明园本园)的一组景色。在乾隆继位不久后,绘制工作就开始了。画师最初画了三十多幅,但乾隆不断对圆明园大规模扩建,画师们又另外绘制了几幅,同时修改了已经绘制的作品,前后历经几十年,终于完成这些绘画。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