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自然博物馆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上最血腥的博物馆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北京自然博物馆有几个馆区
1、北京自然博物馆分为六个展区:一、植物世界厅;二、恐龙公园厅;三、古哺乳动物厅;四、古爬行生物厅;五、古脊椎动物厅;六、神奇的非洲。
2、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3、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大型植物专题展览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
4、《恐龙公园》展厅,2013年重新启用,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
5、在《恐龙公园》中,北京自然博物馆还增加了恐龙发掘现场。观众可以看到恐龙化石挖掘时候的场面,看到恐龙化石还在**中的状况;另外,新《恐龙公园》中还有“热河生物群”和“恐龙时代海洋”两个幻象,展示恐龙世界中的海洋里面的庞然大物。
6、古哺乳动物厅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展厅馆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
7、哺乳动物是由拟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湿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
8、古爬行动物厅向观众展示了生物界两亿多年前的景观,并以总鳍鱼、鱼石螈、蚓螈和异齿龙为代表,演示了脊椎动物从水域向陆地发展的复杂过程。
9、大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群,如中国人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称王称霸的**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
10、古无脊椎动物厅有面积八百平方米。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门类。硕大的鸮头贝矗立在展厅门口,象征着无脊椎动物的繁盛历史。
11、《神奇的非洲》展览以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美国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非洲珍贵动物标本为基础,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非洲**的神奇。
二、北京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有哪些
北京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有植物世界厅、恐龙公园厅、古哺乳动物厅、古爬行生物厅、古脊椎动物厅、神奇的非洲。
北京自然博物馆《植物世界》大型植物专题展览于2007年7月向公众推出。展览面积800余平方米,内容涵盖陆地植物演化、植物功能和现代植物景观三大主题,从史前灭绝的植物类群到今天多姿多彩的植物,从植物的微观结构到植物群落和生态**宏观景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植物的魅力。
植物景观部分是以现代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为基础,采用背景画与前景植物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展现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的六种典型植物景观:荒漠、典型草原、典型湿地、山地、热带雨林以及红树林植物景观。
《恐龙公园》展厅,2013年重新启用,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
古哺乳动物厅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展厅馆分别详细介绍了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食肉类、灵长类和被子植物的演化历程以及著名的山旺生物群。哺乳动物是由拟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由于其特有的恒温优势以及中生代湿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哺乳动物得以复苏和大发展。
古爬行动物厅向观众展示了生物界两亿多年前的景观,并以总鳍鱼、鱼石螈、蚓螈和异齿龙为代表,演示了脊椎动物从水域向陆地发展的复杂过程。
古无脊椎动物厅有面积八百平方米。展厅展示了一亿多年前地球上的繁荣景象,详尽讲述了古无脊椎动物兴盛衰亡的发展历史。
《神奇的非洲》展览还原了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境,并结合中英文图板和各种新奇的现代化展示技术手段,准确、科学地将非洲**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充分地展现了非洲**的神奇。
三、北京自然博物馆怎么预约
想要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的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提前一天预约哦,这里是非常适合带小朋友过来游玩的地方,趣味性十足,预约的难度也比较大,那北京自然博物馆需要怎样预约呢?
按照疫情期间防控工作要求,根据本馆工作实际,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决定自2021年2月27日起实行实名制分时段网上预约参观。自2021年10月24日起调整参观规定如下:
1、**时间为每天0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2、**方式为预约参观,每日限流3600人。观众须至少提前一天进行网上预约,仅可通过我馆门户网站**bmnh.org**或我馆微信公众号“北京自然博物馆”完成预约,票务**每天上午11:00放票,且一张**只能预约1人,每个**号每日仅可预约1次。暂不接受团体预约、现场预约和电话预约。老年人(含持有老年证)、及儿童也需提前完成预约。
3、全天分为上下午两场:09:00~13:00时段1800人,13:00~17:00时段1800人,额满为止。如因个人原因未按预约日期或预约时段到馆的观众,视为放弃当日预约参观名额,须另行预约成功后再按时参观。
4、**预约**期间,观众须在入口处完成体温检测,出示通信行程码、使用北京健康宝进行本人信息扫码登记等防疫行程检查,出示本人二代**(未办理**的儿童请监护人出示户口本信息)验证预约信息,方可进入馆区。
5、持军官证、士兵证、残疾人证的观众可到综合服务窗口登记预约后方可入馆参观。
6、未预约、未按预约日期及预约时段到馆、未携带本人有效**件、**信息与预约信息不匹配、体温超过37.3℃(含)、北京(健康宝)健康码等防疫行程卡显示异常或未佩戴口罩的观众,暂不得进入馆区。
7、疫情期间,北京自然博物馆取消赠票、博物馆通票等免预约参观,取消小小讲解员免预约进馆政策。
8、**预约**期间,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展。
9、我馆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平台开展预约或讲解服务。
10、除部分地下展示空间外,其它场馆区域均**。
北京自然博物馆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工作安全有序,感谢支持与配合。
北京自然博物馆恢复有序开馆参观须知
1、有以下情况的观众,暂不得进入馆区:
北京市(健康宝)健康码等防疫行程卡显示异常;
2、检票和参观时,须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避免人员**。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游玩,你能看到包括古黄河象头骨化石、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等一批珍贵的动植物化石。走进馆内的恐龙公园,周围都是活灵活现的恐龙模型,犹如进入了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
目前馆内的基本陈列有:《人之由来》、无脊椎动物的繁华、植物世界、恐龙公园、古哺乳动物、古爬行动物、神奇的非洲、探索角等。
其中最吸引游客的非恐龙公园和古爬行动物厅莫属。
在恐龙公园内,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复原了几十种恐龙以及它们生活的场景,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庞大的峨眉龙躲在树林中,天空上的翼龙在空中滑翔,马门溪龙**蟒蛇一样的脖子,凶猛的永川**视眈眈地盯着巨大峨眉龙,伺机把它们作为美食。
而在古爬行动物厅中,展示了众多的恐龙骨架群,如中国人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等各种恐龙骨架。
在其他的基本陈列中,游客能够看到很多已经灭绝的动植物化石,还有很多动植物的标本和模型图片,如:黄河古象。目前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存活于1.45亿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了解到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感受复杂的生物演化历程。
在《人之由来》展厅,有不少人体骨骼和**的标本,其中包括极为罕见保存下来的生活在距今320万年前的“露西”、160万年前的“纳里奥托姆男孩儿”和6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骨架。游客可以在这里对人体构造有深入的了解。
如果是带着小朋友,那么馆内的“探索角”一定要去。在这里游客可以**阅读科普书籍;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他们在自然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此外,“探索角”提供了各种生物学模型供游客自行拼装。
博物馆内还设有免费的4D影院,每天都放映数场科普电影,具体放映时间和影片请见官网
博物馆免费**,需要提前预约,然后领票入内,至少需提前一天预约,不能预约当日参观门票
四、自然博物馆的作用是什么
1、具体作用就是让个多的人了解这个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当中的生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它们的栖息地等等。
2、意义大概就是让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先于我们,我们要向它们学习,有些地方,人类是不如动物的,就像动物没有人的思想一样。在大自然中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弱肉强食是必然规律,但人类也没有理由为了生存以外的原因去**其他生物。
3、就像楼上说的,我们应该保护其他的生物,向大自然满怀敬意,因为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